close

用數位相機寫日記是一件很棒的事情,因為人們遺忘的很快,記得的太少,相片忠實地記錄下事情發生時的人事物,看著的當下或許沒什麼,十年廿年過去回首,卻可以讓人回味無窮。


好吃的旗魚米粉,唯一推薦。

魯菜頭,本來看到菜頭的份量有點傻眼,結果好戲還在後頭。

魯大腸,很貴小菜,又像是吃剩的。

龍山寺一堆人

古蹟名稱: 龍山寺
類別: 二級古蹟
公告日期:清乾隆三年
地址: 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二一一號
介紹:龍山寺位於萬華區廣州街二一一號,為第二級古蹟,始建於清乾隆三年〈西元一七三八年〉,供奉觀世音菩薩,是屬晉江、南安、惠安三邑籍居民,從晉江安海鄉龍山寺分靈來臺者,此寺為艋舺地區之信仰、自治與自衛中心,舉凡議事、訴訟、調解等均假神靈公斷。昔日三邑商人之公會「泉郊」,即以此為會所。龍山寺歷經嘉慶與同治年間幾次大修,今寺係大正九年〈西元一九二0年〉改建,由泉州名匠王益順設計建造,前殿八角藻井,鐘鼓樓轎式屋頂及正殿圓形藻井皆精美絕倫。改築時由地方賢達倡捐,住持福智和尚率先捐銀,他將畢生積蓄捐出,令人為之感動。今寺內尚可見其塑像。再如艋舺雕刻家黃土水亦有一尊釋迦立像保存在大殿之中,皆為龍山寺富有歷史價值之文物。二次大戰時正殿遭毀,光復後重建正殿,現石柱仍可見一九五五年之落款。綜觀此寺建築施工嚴謹,雕刻精密而考究,石材多用泉州百石與青石,其豪華壯麗,為全市各寺廟之冠。


消災要一千元,難怪最賺錢的行業是宗教。

大家在祈福念經

老阿媽今天有出來賣綠豆湯,因為女兒去了美西旅遊。

這一碗綠豆湯讓阿媽賺了不少錢,去了很多國家。

她說她今年已經八十二歲了。

專賣油條的地方,可以買老油條加鼎王麻辣鍋。

萬華夜市有名的懷念愛玉冰,現在一碗要NT30了。

比較推薦旁邊這家典發仙草冰。

台北市文化局有經費補助整修的阿猜媽甜品

不推薦的頂級甜不辣,雖然很多人,但是我一直覺得吃起來普普的。

三級古蹟-青山宮

古蹟名稱: 艋舺青山宮
類別: 三級古蹟
公告日期:清咸豐六年〈西元1856年〉
地址: 臺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二一八號
介紹:三級古蹟「艋舺青山宮」,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二一八號,主要供奉靈安尊王張滾,乃清咸豐四年〈西元一八五四年〉福建惠安籍漁民,自其故鄉青山廟奉請而來者。廟建於咸豐六年〈西元一八五六年〉,咸豐九年〈一八五九年〉完成,雕樑畫棟,三川殿有一座八角形藻井,工藝精美。今廟則前殿為民國二十七年重修,前殿之石柱與石垛乃採取圓山神社所遺之石材,後殿為民國六十八年重修。



一直想拍的老房子,很有香港鬼片的感覺對吧?

其實很有味道的

以前葵屋的原址,葵屋後來變成有名的三十三間堂。

台北的第一條街,清末就長這樣了

真的阿,走進巷子,房子牆壁長這樣。

很有古時候的感覺

這間,在我唸國中的時候,我還進去過。

有名的原汁排骨大王,隔壁的牛肉大王,炒牛肉不錯,但是份量少到像是吃剩的,一個大男生大概要吃三盤吧!

這是在祖師廟站牌等車的感覺。

以前在轉角的邊間都是醫院來著。       


古蹟名稱: 艋舺謝宅
類別: 直轄市定古蹟
公告日期:清嘉慶四年〈西元1799年〉
地址: 臺北市萬華區西昌街八十八號
介紹:市定古蹟「艋舺謝宅」位於萬華區西昌街八十八號,其區位係艋舺市街發源地番薯市附近,是一座年代久遠的四合院古宅,在台北市近代急速發展下能完整保存下來,有其代表性意義。謝宅在清嘉慶年間原為著名的郊行,掌握台北與漳泉之貿易,對艋舺歷史發展有不少貢獻。
謝宅建築物坐西向東,原來可能有三進,因日據時期拓寬道路,門廳被拆,因此現只有一進,左右帶護室。門廳近代改為二層樓的磚造臨街建築,設有騎樓,即今星光旅社。謝宅正廳仍為傳統磚木構造,木結構樑架高大,木雕精緻,特別是格扇門的螭龍透雕,造型生動,雕工精湛,為艋舺地區所罕見。正廳內的聯對亦具特色,內容說明了這座古宅原來的背景與社會地位,深具歷史文化價值。
星光旅社約建於日據中期,是艋舺實施市區改正計畫時,拆除原來郊行,利用其址所建。兩邊臨道路,設騎樓,為所謂三角窗的街屋。柱子使用磚砌,樓板為木樑支撐,這種混合構造盛行於日據明治與大正年間。這座平實的街屋開設旅社,於今看來,設備雖然簡陋,但它代表了早期鬧市裡傳統客棧的一種類型。


以上是夜晚的艋舺亂遊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ethuang 的頭像
    jethuang

    玩物不喪志

    jet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