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日本官網:http://www.rinproject.com/
台灣代理:單車友達http://www.cyclepal.com.tw/
Picasa
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/rinproject
PCHOME可以買得到http://shopping.pchome.com.tw/?mod=store&func=style_show&SR_NO=CGAF3E
七分褲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tokaidou-shinkansen/article?mid=7573&prev=7584&next=7563
http://rinproject.open365.jp/Products.25.aspx


Shopping Design雜誌介紹
Japan Brand & Designer for Biking Lifestyle
iking in Cozy Wear Rin Project提倡Bike to Work的機能單車服裝
Shopping Design(以下簡稱SD) Rin Project這個品牌創立於2001年,八年前的東京街頭應該沒什麼人穿單車休閒服飾(就像現在多數台灣人騎車也都隨性穿,有些稍微講究一點的會買專業車衣來穿),你當初怎麼會想要做這一塊?
山田浩(以下簡稱山田) 這個說來話長……我從二十三歲時開始做服裝設計,到現在超過三十五年。第一次想到要發展單車相關產品的念頭大概是在二十年前,當時東京街頭到處都是停放得亂七八糟的腳踏車,那時我曾經想要做一台可以平整收納的腳踏車……。

大約十五年前,我出了一場嚴重的車禍,之後就對開車感到非常恐懼,完全沒辦法駕車上路,於是我逐漸改以自行車代步。從一開始單純為了上班通勤,到後來幾乎去哪都騎,騎出了興趣,卻常常找不到適合騎車穿的衣服,覺得非常苦惱,於是決定自己做。可以說是因為有這樣的需求,於是開始做,
SD 當初開始發展品牌時,你最主要的概念是什麼?

山田 其實一直以來,我只是單純想做些適合騎車穿的衣服,從沒特別想過要發展品牌。至於主要的概念嘛,我想就是舒適、好穿吧!從八年前到現在,「舒適」始終是我非常注重的地方。既然是做適合騎車穿的服飾,我覺得最重要的當然就是「機能」,一來是剪裁必須符合騎乘者的身體線條,再者材質的選擇也必須是透氣、排汗、舒適度高的,所以我大多選用棉、麻等天然材質。
SD 你覺得Rin Project最特別的地方在於?跟其他單車服飾有什麼不同?

山田 我非常注重服裝的剪裁,幾乎所有Rin Project服飾都是依照騎乘當中的姿勢、狀態來做剪裁。像是騎車時,上身往前弓,肩膀、上臂與背部需要較大的伸展空間,在剪裁打版時通通都要考量進來,才能做出真正適合騎乘穿著的服裝。所以你可以看到,Rin Project服飾的剪裁線跟一般時裝非常不一樣,我通常會讓外套背後的下襬比前擺長一些(弓身時後腰不會露一截出來),或是像七分褲的褲腳,前端通常比後端來得長、膝後會收緊(屈膝踩踏時才不會卡卡的),肩背的線條也要符合行車間的延伸線……我不知道其他單車服飾是不是會這樣做,不過這一直是我很堅持的部份,也算是Rin Project的特色吧。
SD 除了因應騎車需要的剪裁與機能訴求之外,你在設計這些服飾時,會加進一些流行化的設計嗎?

山田 雖然我的職業是服裝設計,但是視覺上的造型設計反而是我最不注重的。 一開始我就沒打算把時尚、潮流等元素加進來。坦白說,我覺得有時候過度注重設計容易變得不環保,像是潮流太鮮明的商品,很快會有過季的問題,過季之後就成了廢棄物。所以一直以來我只想做舒服好穿,並且也能穿很久的衣服,造型上則愈平實愈好,最好一件可以穿上三、五年都不顯過氣或突兀。
SD 聽起來你相當注重環保,但是服裝產業畢竟是消耗品,要怎麼推行環保呢?

山田 說到這個,我曾經找過大量的統計資料,發現全日本廢棄量最高的大型廢棄物是「棉被」,於是早年我曾做過睡袋,強迫我身邊的人購買使用……(笑)。做環保當然不是件容易的事,像我們常說,騎單車通勤可以節能減碳,可是廢棄單車卻一直沒有妥當的回收措施……。但是做環保也沒那麼難,我的作法就是,選天然的材料、做真正實用的東西,以舒適為原則,自然會受人愛用,不單只是騎車穿,平常也穿,也就減低了製造垃圾的機會……


Biking in Fashion Style
nari / furi以時尚為出發點的東京人氣品牌

Shopping Design(以下簡稱SD) 第一眼看到nari/furi的衣服時,坦白說我們沒有馬上聯想到單車,它感覺不像是我們大多數人騎車時會穿的那種車衣,反而比較像是時尚年輕人會穿的「潮」服,這是你從一創業就決定要走的風格嗎?
小林一將(以下簡稱小林) 其實一開始我也沒有想過要做運動服飾,一直以來我做的都是時尚西服,從去紐約念服裝設計開始,接觸到的就是時裝類型。畢業後我先是在紐約一間義大利西服品牌做銷售,後來回到日本也是做西服設計,可以說我熟悉的領域本來就是時尚西服,而不是一般運動服這種特殊機能服飾。而且在日本服裝界,「品牌」的影響度與飽和度都非常高,如果要從頭開始經營一個小品牌,起始點是非常弱的,無論是時尚或是運動服裝品牌,如果做的是跟其他大品牌一樣的事,消費者為什麼要選擇你?所以決定自己創業的時候,我就想要做些不一樣的。

SD 怎麼會投入單車服飾?

小林 大約兩年多前我開始騎車,以單車代步通勤時,很多原來常穿的西服都沒辦法穿,當時我工作的地方隔壁是一家單車店,我偶爾會去店裡串門子。某天我想著,為什麼單車店裡清一色是競賽用的服裝?可是大多數在城市裡騎車通勤的人,穿的不都是輕便的休閒服嗎?於是我想或許我可以嘗試做一些「適合騎車穿的西服」。為此我特地又飛去紐約,在那裡待了三個月,觀察紐約信差(Messenger)的穿著,至此決定我要做的風格。約一年半前成立了nari/furi這個品牌,便開始做你們現在看到的這些服飾、背包、飾品。

SD 你所說的「適合騎車穿的西服」,是指以騎車的機能為主,但是比運動服來得休閒?

小林 如果要說得精確一點的話,我想做的是那種看起來像一般時尚服裝,但卻是符合騎乘時需要的舒適度的衣服。除了一些機能上的考量外,我通常會加一些時尚化的處理,像是你看到包包上有單車踏板樣子的扣鎖、外套拉鍊的雙邊設計、或是一些口袋、袖口與衣服邊角的特殊收邊等等,通常這些是一般主打機能的運動服飾不會強調的地方。我希望nari/furi給人的感覺是平常就會穿的衣服,而不是只有在騎車時穿。

SD 感覺上nari/furi服飾與配件的用色大多是白、灰、黑這種中性色彩,比較少有彩度高的用色,這當中有什麼特殊的堅持嗎?之後會做突破嗎?
小林 這個問題我曾經被問過,一開始我還不太知道怎麼回答,我想有可能是自己本身對顏色的偏好,加上以前做男性西服的關係,主要用色大多脫離不了灰、黑這一類深色的色彩。也有可能是東京這個地方給我的印象,雖然有愈來愈多年輕人偏好彩度高的服飾,但我觀察到大多數東京都會的中階份子,還是以中性色調或深色為主要色系。至於用色的突破,09年新裝中我有做一點點小嘗試,接下來就要看市場反應了。

SD 目前nari/furi好像只有男裝,未來有計畫要發展女裝嗎?
小林 嗯,這部份我暫時沒想跑這麼快,因為做男裝跟女裝是完全不一樣的。但也有不少消費者跟我反應,希望有女生可以穿的尺寸,我想我會試著做一些更小號的尺碼。至於要發展到女裝,我想還需要好一段時間,目前我想做的,是先在男裝領域打好根基,等這一塊穩固了,再往下一步思考。

拒穿Sporty車衣褲! 騎單車也能穿得像日劇般高貴優雅
http://blog.ifeng.com/article/2524009.html
《黃志偉》

單車的休閒活動已經儼然成為全民運動,每到假日,河濱單車道放眼望去烏鴉鴉地都是騎單車的人,但不知從何開始,大家都穿起很專業的排汗衣的運動型車衣車褲,想要騎著單車到其他地方去都覺得很不適合。在日本,單車不是運動而是一種生活的選擇與時尚的品味,現在有人引進日本專為騎單車而設計的休閒時尚服飾,能穿著車衣騎單車,做休閒、上班、外出、約會等活動,讓自行車真正能與生活緊密結合。


日本人的身形與台灣相似,加上日本在時尚流行上向來引領亞洲,台灣就擁有不少的哈日族。看好台灣的哈日風潮,以及台灣騎單車的車友們,老是穿著清一色的排汗衣,業者引進多款日本騎單車的休閒服飾品牌,就算是騎單車也能穿得很像日本偶像劇男女主角的高貴優雅。

「rin project」為東京相當普及的人身部品品牌,專為騎單車而設計,具有功能性,如在車褲上下都有排氣口,下襠部分做了6片式的剪裁,並局部加厚,穿起來貼著身材且臀部的部份也加強了,有行又有騎單車的功能性;車褲的後板較高,彎下騎車時不會露出內褲。

「rin project」相當注重環保,使用可回收的材質做服飾、配件用品材料,而整體的風格偏向自然休閒,無論騎單車或逛街、上館子,都相當適宜。

「Nari/furi」這個品牌走向為城市華麗風格,具有獨特的設計感與貴族的氣息,穿起來更顯優雅,若沒有騎單車時,一點也看不出來穿這樣也能從事運動。更特殊的是他能將商品自然結合自行車零件,比如車踏板的扣環與小吊飾。

其實「Nari/furi」跨入自行車領域的時間僅有2年,卻成為東京單車族的最愛,品牌設計風格著重於街頭通勤穿著與高功能自行車服飾,考量機能性與精緻的剪裁,能塑造出獨特的品味,難怪吸引最講究時尚的東京男女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ethuang 的頭像
    jethuang

    玩物不喪志

    jet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